5月6日,由中國能建廣東院勘察設計、廣東火電參建的國內首個近海深水區海上風電場——華電陽江青洲三500兆瓦海上風電場完成首臺風機吊裝。
青洲三項目位于廣東省陽江市沙扒鎮附近海域內,由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總裝機容量為500兆瓦,共布置30臺8.3兆瓦、37臺6.8兆瓦風電機組,是我國目前離岸距離最遠、水深最深、單機容量最大的近海深水區海上風電場項目。項目由廣東院勘察設計;廣東火電負責I標段施工總承包,包括34臺風機基礎制作、運輸、施工及相應的9回35千伏海纜敷設等。
項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15.47億千瓦時,與同等規模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節省標準煤47.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5.1萬噸,對持續提高廣東省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加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積極意義。
近海深水區是指水深在35米至50米的海上風電場址。與淺水區相比,深水區風力更大,以陽江區域為例,深水區的風能資源較淺水區優6%。近年來,隨著淺水區規劃風場陸續完成開發建設,我國海上風電建設也呈現出從近岸到遠岸、從淺水到深水的發展趨勢。
青洲三項目采用的是單機容量較大的風力發電機組,其中的8.3兆瓦風機葉輪直徑近180米,受風面積增加到25000平方米,隨著風機載荷的顯著增加,過渡段設計成為了重中之重。廣東院設計團隊經反復研究論證,在過渡段設計中首次采用弧形箱型梁結構,在整體重量未見明顯增加的前提下,可明顯改善應力集中問題,極大地方便了焊縫施工和后期檢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