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伴隨著閻良機場全機試車臺上飛機的轟鳴聲逐漸停止,發動機穩穩停車,航空工業試飛中心圓滿完成國內首次裝機狀態下發動機吞水試驗。
發動機裝機吞水試驗是驗證飛機平臺復雜氣象環境下使用性能的重要前置試驗科目,對明確飛機雨天使用限制以及化解后續試飛風險具有重大意義,是國軍標明確的試驗科目,更是發動機試飛的關鍵技術。此前,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就曾開展過航空發動機吞水試驗,此次裝機狀態下試驗具有技術難度大、配套設備復雜、試驗風險高等特點,于國內尚屬首次。
為進一步開展真實復雜氣象環境下的飛行試驗,試飛中心于2020年12月提出發動機裝機狀態模擬吸雨試驗課題,全力攻關相關技術難點。在近5個月的時間里,試飛中心發動機所成立發動機裝機狀態模擬吸雨試驗課題團隊,齊心協力發揮各自專業優勢,集中力量攻克技術難關。團隊中發動機工作特性專業詳細分析了試驗需求及國內外相關標準要求,設計了試驗程序和方案,完成了地面試驗大綱;整機試驗專業在試驗前積極準備,從噴水環設計、強度校核、噴水裝置相對飛機進氣道安裝位置和固定等方面嚴把質量,并針對試驗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與緊急狀況進行仔細分析,制定完備的應急預案和預防措施。
試驗前夕,參加試驗的各方技術人員就試驗現場具體的試驗步驟、技術細節進行了深入探討,安全保障團隊制定了詳盡完備的試驗預案以及應急處置措施,試驗現場反復溝通試驗細節,以確保試驗的每個細節受控、安全。
試驗當天,經過5小時的緊張準備,團隊開始按計劃開展發動機全機臺吞水試驗。由于試驗次數較多,團隊采用一次任務、一次協同的方式,根據前序任務的試驗結果對后續任務進行優化和確認。試驗開始后,課題人員和機務開展對設備和飛機的檢查,確保試驗安全有序開展;隨后,依次進行全機臺性能數據錄取試驗、吞水裝置非工作條件下對全機臺影響試驗以及不同噴水流量下的發動機全機臺吞水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