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又一套“重量級”裝置——新建20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順利實現中交。
新建20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是大慶石化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地34500平方米,是按照“大煉油”項目加工總流程要求,為滿足二次加工能力平衡需求而新建的重要裝置。從2018年11月15日開工,至今歷時19個月。
據了解,裝置反應部分、分餾部分、穩定部分、熱工部分和液化氣脫硫等部分組成。加工原料主要為大慶油減壓渣油、大慶減五線/焦化蠟油、俄油減壓渣油和俄油減壓蠟油。主要產品有丙烯、混合碳四、汽油、輕柴油等,其中,精丙烯和丙烷不僅能作為石化裝置生產的原料,更是對外銷售的高附加值產品。
作為“油頭化尾”標志性項目,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總投資41.8億元,一共12個子項目。其中,新建120萬噸/年連續重整、9萬噸/年MTBE、22萬噸/年烷基化裝置以及配套設施和公用工程改造、60萬噸/年氣體分餾裝置等9個項目已建成中交,目前還有350萬噸/年常減壓裝置改造、硫磺回收聯合裝置等3個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預計8月30日項目全部完成。
據了解,“大煉油”項目的12個子項目將全部投產后,大慶石化原油加工能力將由現在的650萬噸提高到1000萬噸,真正形成“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的生產規模,同時,汽油質量將達到國Ⅵb階段質量標準,柴汽比將降至0.74,每年可提供更多丙烯、液態烴、甲苯、二甲苯等基礎化工原料,助力做大地方石化產業鏈。
在新建200萬噸/年催化裝置內,印有“慶化機”標志的裝備成為最靚麗的風景。在達高150℃的加熱制造環境下,大慶石化機械廠加班加點趕搶工期,承擔了101臺、2844噸的設備制造任務,其中4臺油漿蒸汽發生器結構復雜、材質特殊、技術要求高,在焊接環節,機械廠將入場培訓考試、焊前技術交底、施焊過程監控等環節做實做細,確保焊接質量和效率,為整個項目的推進贏得了寶貴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