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引漢濟渭三河口水利樞紐順利通過三河口水庫正常蓄水位下閘蓄水驗收工作,將擇機下閘蓄水。
引漢濟渭工程又稱陜西南水北調工程項目,是指該項目是解決陜西關中、陜北缺水的戰略性水資源配置工程。該工程項目是國家“十三五”規劃中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國家“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補充,其聯通清河和漢江,溝通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2014年底批復進入籌建,用以滿足西安、咸陽、寶雞、渭南4重點城市及沿渭河兩岸的11個縣城和6個工業園的調輸配水工程。
三河口水利樞紐為引漢濟渭工程的兩個水源之一,是整個調水工程的調蓄中樞。壩址位于佛坪縣與寧陜縣交界的子午河峽谷段,在椒溪河、蒲河、汶水河交匯口下游2公里處,壩址斷面多年平均徑流量8.70億立方米。攔河壩為碾壓混凝土拱壩,最大壩高145米,為目前國內在建最高碾壓混凝土拱壩之一,總庫容7.1億立方米。該工程由中國電建所屬水電四局承建。
據了解,三河口水利樞紐和黃金峽水利樞紐、秦嶺輸水隧洞是引漢濟渭工程的三大組成部分,計劃2022年2月全面完工。屆時,漢江水將通過秦嶺輸水隧洞調入關中各受水區,年均調水規模15億立方米,用以滿足西安、咸陽等城市及沿線工業園區用水,惠及2700萬人,可補充500萬畝耕地的農業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