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浙江寧海抽水蓄能電站全面投產發電。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水電十二局充分發揮規劃、設計和施工全產業鏈一體化優勢,致力打造抽水蓄能電站“樣板工程”,創造了“科技抽蓄、綠色抽蓄”的生動實踐。項目團隊創新應用大壩碾壓智能管控系統,實現了對碾壓施工全過程的智能監控,全面提升大壩建設質量管控水平。成功應用全球首臺大直徑、深豎井硬巖掘進機(SBM),完成直徑7.8米、深200米地下廠房排風豎井的挖掘施工。推廣應用緊湊型超小轉彎半徑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TBM),230天完成2841米地下廠房排水洞施工,創造了國內同類項目安全快速掘進新紀錄。在上、下水庫大壩面板混凝土中創新性摻入玄武巖纖維材料,明顯提升了面板混凝土抗裂性能。在上、下水庫進出水口閘門井應用門槽云車直埋技術,在引水斜井壓力鋼管成功應用自動焊接機器人,助力實現自動化換人。在國內抽蓄行業首次使用植被混凝土復綠技術(VCC),施工復綠同步進行,累計復綠面積達41萬平方米,真正做到了把綠色還給大山。一系列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成功應用,為抽水蓄能電站機械化建設、智能化管控、綠色化施工提供了“寧海方案”。
寧海抽水蓄能電站位于浙江省寧海縣,是國家能源局“十三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浙江省重點工程,總裝機容量140萬千瓦,主要由上水庫、下水庫、輸水系統、地下廠房和地面開關站等組成。項目于2018年4月開工,2024年10月首臺機組投產發電,2號、3號機組分別于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投產。電站全面投產后,每年可節約燃煤消耗量約1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36萬噸,對于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促進清潔能源消納、推動能源結構優化調整具有重要意義。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水電十二局充分發揮規劃、設計和施工全產業鏈一體化優勢,致力打造抽水蓄能電站“樣板工程”,創造了“科技抽蓄、綠色抽蓄”的生動實踐。項目團隊創新應用大壩碾壓智能管控系統,實現了對碾壓施工全過程的智能監控,全面提升大壩建設質量管控水平。成功應用全球首臺大直徑、深豎井硬巖掘進機(SBM),完成直徑7.8米、深200米地下廠房排風豎井的挖掘施工。推廣應用緊湊型超小轉彎半徑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TBM),230天完成2841米地下廠房排水洞施工,創造了國內同類項目安全快速掘進新紀錄。在上、下水庫大壩面板混凝土中創新性摻入玄武巖纖維材料,明顯提升了面板混凝土抗裂性能。在上、下水庫進出水口閘門井應用門槽云車直埋技術,在引水斜井壓力鋼管成功應用自動焊接機器人,助力實現自動化換人。在國內抽蓄行業首次使用植被混凝土復綠技術(VCC),施工復綠同步進行,累計復綠面積達41萬平方米,真正做到了把綠色還給大山。一系列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成功應用,為抽水蓄能電站機械化建設、智能化管控、綠色化施工提供了“寧海方案”。
寧海抽水蓄能電站位于浙江省寧海縣,是國家能源局“十三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浙江省重點工程,總裝機容量140萬千瓦,主要由上水庫、下水庫、輸水系統、地下廠房和地面開關站等組成。項目于2018年4月開工,2024年10月首臺機組投產發電,2號、3號機組分別于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投產。電站全面投產后,每年可節約燃煤消耗量約1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36萬噸,對于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促進清潔能源消納、推動能源結構優化調整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