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近日,隨著位于南海珠江口盆地的恩平23-1油田A10井采油樹的安裝,由中國海油自主研發的智能完井系統下井試驗獲得圓滿成功,標志著歷經12年持續攻關,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深水鉆完井工程技術終獲突破。
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研究總院”)項目組負責人許亮斌告訴記者,長期以來,海上油氣田修井費用高、作業復雜,一直是影響油田開發決策的“痛點”,智能完井系統改變了常規井下工具功能單一的缺點,可以在不動修井作業的情況下在線優化調整井筒注采、分采模式,助力提產增效,提高油氣田開發的智能化水平,在數字油田、智慧油田建設中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據介紹,本次下井試驗團隊由研究總院、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及中海石油深海開發有限公司聯合組成,從設計、測試到現場作業,中國海油掌握了全套技術,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使用三條液壓管線實現最多六個層位的流動控制,達到了國外同類產品的技術水平。
作為牽頭單位,連月來,研究總院項目組密切關注恩平油田調整井的作業情況,科學制定合理的海試工作進度計劃。面對智能完井系統出海前測試關鍵期,項目組克服新冠疫情人員流動難等問題,指派專人對智能完井系統技術方案和地面測試進行了全程參與和檢查,確保海試設備的可靠性。更多能源資訊,關注公眾號海貝能源。
同時,項目組還針對智能完井系統海上安裝組織了多次作業演練,反復核實智能完井系統與恩平油田作業條件的適應性。
通過與現場監督組的密切溝通協調,確保海試工作與現場施工進度的無縫對接,提升了海試的作業時效,順利完成了智能完井系統海試任務,完井作業工期比計劃降低了7%,實現了科研生產兩不誤。











